
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计划
教学目标
1.知识与技能:在推理判断中得出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,并掌握“法则”的应用.
2.过程与方法: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,感受幂的意义,发展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,提高计算能力.
3.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在小组合作交流中,培养协作精神、探究精神,增强学习信心.
重点难点
1.重点: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推导和应用.
2.难点: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法则的应用.
教学方法
采用“情境导入──探究提升”的方法,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,认识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.
教学过程
一、创设情境,故事引入
【情境导入】盘古开天壁地的故事:公元前一百万年,没有天没有地,整个宇宙是混浊的一团,突然间窜出来一个巨人,他的名字叫盘古,他手握一把巨斧,用力一劈,把混沌的宇宙劈成两半,上面是天,下面是地,从此宇宙有了天地之分,盘古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,累死了,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,右眼成了月亮,毛发成了森林和草原,骨头成了高山和高原,肌肉成了平原与谷地,血液成了河流.
【教师提问】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太阳,那么,太阳离我们多远呢?你可以计算一下,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?
52光的速度为3×10千米/秒,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5×10秒,?
【学生活动】开始动笔计算,大部分学生可以列出算式:
52 3×10 ×5×10=15?×10×10=15×?(引入课题)
52 【教师提问】到底10×10=?同学们根据幂的意义自己推导一下,现在分四人小组讨论。
【学生活动】分四人小组讨论、交流,举手发言,上台演示。
52 计算过程:10×10=(10×10×10×10×10)×(10×10)=10;
7 34() (2)5×5=_____________=5;
76() (3)(-3)×(-3)=___________________=(-3);
(4)(1311())×()=___________=(); 101010
4( ) (5)a·a=________________a.
提出问题:①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? 3
②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计算结果,想一想,这些结果有什么规律?
【学生活动】独立完成,并在黑板上演算。
4( ) (5)a·a=a;
提出问题:①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? 3
②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计算结果,想一想,这些结果有什么规律?
【学生活动】独立完成,并在黑板上演算。
4( ) (6)(-2)×(-2)=_________________(-2);
③请同学们看自己的计算结果,想一想,这些结果有什么规律? 3
【学生活动】观察思考后举手发言并回答问题。
二、范例学习,应用所学
【例】计算:
(1) 10×10;(2) a·a;(3)a·a·a;(4)x·x x·x.
【思路点拨】(1)计算结果可以用幂的形式表示.如(1)10×10=10=10,但是例如如果只是需要算出得数的话也可以计算出来;(2)请注意a是a的一次方,不要漏掉这个指数1;x x等于2x,提醒不要忘记合并同类项;(3)上述例题的探究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法则,运用法则解题时不需要简化计算过程。
【教师活动】投影显示例题,指导学生学习。
【学生活动】在小组内讨论,然后上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解答过程。
三、随堂练习,巩固深化
课本P96练习题。
【探研时空】
6 据不完全统计,每个人每年最少要用去10立方米的水,1立方米的水中约含有3.34×1018个水分子,则每个人每年用去多少个水分子?
四、课堂总结,发展潜能
1.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:相同底数幂相乘,指数相加,表达式为am·an=am n(m,n为正整数)。
2.应用法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:①底数必须相同;②指数要相加;③运算结果为幂的形式。
3.在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时,避免混淆同底数幂与多项式的加减运算。
五、布置作业,专题突破
1.课本P104习题14.1第1(1)、(2)、第2(1)题。
2.选用课时作业设计。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