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南宋诗人高翥的清明诗词鉴赏
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祭扫的节日。文人墨客也写了不少关于清明节祭扫的诗文。在众多"清明诗"中,我对南宋诗人高翥的《清明诗》情有独钟。下面就先让我们读读这首诗:
“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”这句引人入胜地描绘了清明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祭扫的场景,既有对传统的尊重,又体现了节日生活的多彩。
(首联)
“纸灰化作白蝴蝶,泪水染作红杜鹃。”
这句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纸灰在清明节期间飘舞的情景。“白蝴蝶”与“红杜鹃”这两幅画面,既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,又揭示了人们内心的悲伤情感。
(颔联)
“日落狐狸眠冢上,夜归儿女笑灯前。”
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场景。“狐狸眠冢”与“儿女笑灯”都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生活的丰富多彩。
(颈联)
“人生有酒须当醉,一滴何曾到九泉。”
这句诗表达了对个人品德的期待和对社会风气的批评。作者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,揭示出人们追求物质享受与道德追求之间的矛盾。
(尾联)
“笑灯前,人啊,活着就要好好享受生活,死去了,什么都没有,什么也带不走。”
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淡泊态度。通过简单的描述与深刻的思考,揭示出人们追求物质享受与道德追求之间的矛盾。
(尾联)
"人啊,活着就要好好享受生活,死去了,什么都没有,什么也带不走。这是何等清醒的认识呀。"
作者在前几联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的感慨:人啊,活着就要好好享受生活,死去了,什么都没有,什么也带不走。
(尾联)
曾几何时,有人对该诗的这种人生看法和态度给予了批判,认为这是消极遁世,与革命思想不相符。这实在有点太苛刻了。首先应看到诗人的唯物主义思想是难能可贵的。其次也应看到,作者那种珍惜眼前,珍惜当世的观点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。这总比那些把幸福寄予来生的虚无缥缈的人生态度更有现实意义。
(尾联)
曾几何时,有人对该诗的这种人生看法和态度给予了批判,认为这是消极遁世,与革命思想不相符。这实在有点太苛刻了。首先应看到诗人的唯物主义思想是难能可贵的。其次也应看到,作者那种珍惜眼前,珍惜当世的观点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。
(尾联)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