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学“学雷锋”主题班会方案
为深入贯彻“学雷锋、助人为乐”的伟大传统,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,学校将组织一次以“学雷锋、助人为乐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。以下是具体安排:
一、活动目的
- 通过主题班会,让青少年们深入理解“学雷锋”的精神内涵。
- 促进少先队员之间相互帮助、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。
- 培养少先队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心意识。
二、活动时间
时间: 每周下午14:00(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)
三、活动形式
1. 主题设置
- 主题一:学雷锋,做有道德的人
- 讲讲学雷锋精神的故事。
- 带动身边人,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
- 主题二:学雷锋,做善良的人
- 鼓励参与“知雷锋”活动,了解身边人的好行为。
- 发表真实故事,讲述自己的善良行为。
- 主题三:学雷锋,做幸福的人
- 活动期间开展助残、敬老、关爱老人等实践活动。
2. 内容设计
- 故事讲讲:
-
带出一批有明显学雷锋精神的优秀故事,如《见闻》班同学讲述“帮助弱小孩子的故事”,激发孩子们的共鸣。
-
互动游戏:知雷锋
-
鼓励少先队员分享自己身边的好行为,营造助人为乐的氛围。
-
手拉手:
-
通过分组活动,鼓励孩子们形成互助 pair,传递爱心和帮助他人的情感。
-
“学雷锋,做 Good”比赛
- 开展班级内部“学雷锋小故事”比赛,评选出最值得肯定的作品。
3. 班级特色
- 根据年级特点,开展相关活动:
- 六年级:开展“学雷锋小社会”,帮助社区困难家庭。
- 四、五年级:开展助残、敬老、关爱老人的实践活动。
四、实施细节
1. 班主任工作
- 针对各班实际情况,制定具体活动方案,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和道具(如画板、图片等)。
- 参与班级“学雷锋”主题的宣传活动,向家长宣传活动内容。
2. 家长参与
- 请学校领导及部分老师参与活动安排,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。
- 带出部分家长积极参与,共同传播“学雷锋”的精神。
3. 评估与反馈
- 每周进行一次总结会,收集班会内容和效果,调整后续活动计划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遵守学校的纪律,积极宣传和参与相关活动。
- 倾听和记录孩子们的想法和感受,及时调整方案。
- 通过线上平台将活动成果及时上报给学校,扩大影响力。
目标:让少先队员真正明白“学雷锋”的精神内涵,从中学到更多的正能量。
期待每一位少先队员都能在活动中成长,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!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